認識解酒的神奇果實-枳椇子
歲末年終,辛苦工作一整年,盼來了尾牙,
緊接著就是一攤接一攤的親友聚會過新年、喝春酒
喜氣洋洋的日子,難免會把酒言歡,有些人一碰酒就臉紅
到底可以再繼續喝嗎?傷腦筋呀!
有些人喝酒就容易臉紅,就是一種健康的象徵嗎?
事實上,臉紅是因為體內缺乏分解酒精代謝物質乙醛的酵素所導致的結果。
身體中的乙醛濃度過高而出現臉紅的症狀。若出現臉紅症狀,就要適可而止了。
如果魅力無法檔,抵擋不住大家的盛情,可以認識一下韓國人常用的保健食材-枳椇子,為自己的健康做把關喔~
枳椇子是來自枳椇樹的果實,味甘、性平,有止渴除煩、清濕熱、解酒毒的功能,葉子和枝條也具有相同的功效。
韓國人都把枳椇子當作護肝解酒保健的主要天然材料。
在古代醫學書籍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枳椇樹對解酒、排毒、清熱有非常良好的效果,
宋代四川名醫張肱用它來解酒毒,科學研究也發現它可以可縮短醒酒的時間。
近年來,科學研究發現枳椇子含葡萄糖、果糖、鉀、鈣、過氧化物等有益物質,能顯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濃度,促進乙醇的清除,
消除酒後體內產生的過量自由基,阻礙過氧化脂質的形成等作用,從而減輕酒精對肝組織的損傷,縮短醒酒時間,
對飲酒中毒有緩解作用,對酒精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。
在天寒地凍的季節,韓國人喜歡聚在一起喝酒取暖,枳椇子可以幫助新陳代謝,讓身體健康維持。
這也難怪韓國人為什麼這麼喜歡它了!
最新動態